
不过,放开煤炭进口限制的时间并未持续太久。上述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进口煤炭限制措施已再度开启从严模式。易煤研究院研究员张飞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进口煤炭限制与去年下半年情况不同。去年下半年的进口煤炭限制是逆周期操作,尤其是在四季度的时候,煤炭需求明显,但进口受限后,煤价推升较快。而今年4月、5月是传统火电供应淡季,日耗处于全年相对低的水平,尤其是5月水电替代效应明显,煤炭需求更低。目前煤炭市场价已跌破长协价,此时点推出进口煤限制政策,效果更好,对市场影响也更小。
退而不清成常态!良心清盘还是清盘雷?响应政策号召,十月以来,只有少数平台选择直接跑路,多数公司都选择了主动清盘退出,并承诺“不跑路、不失联、不放弃”。然而看似美好的承诺背后,却暗藏“危机”,是真的良性清盘,还是用延期兑付等当遮羞布,实则为跑路在做准备?
航油增长、人民币贬值,航企净利润缩水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中,所有航司均提及了航油价格增长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造成的影响。其中,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的航油成本支出增幅都在25%以上,分别为29%、25.83%、25.64%。海航控股也在财报中称,上半年,海航控股航油成本占比营业成本31.3%,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8%,航油价格每增加5%,其他因素不变,则海航控股将增加营业成本4.62亿元人民币。同时上半年人民币贬值也是造成收益直接减少的重要原因,汇兑由盈转亏,下降不少,南方航空同比减少9.81亿元,中国国航同比减少18.51亿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4日报道,今年1月,一名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使用了中国东部城市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这有可能使其沿途接触的人感染病毒。随后,官员们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这名感染者行踪的相关细节,警告当时出现在附近地区的居民进行自我检查。
网易更有意思,把“Shipping and handling costs”(大致相当于京东的“覆约成本”)装进“Selling and marketing expenses”。这就象饭馆不扣除服务员薪酬,而将之列入“市场营销费用”,这样算出的毛利润率也是自欺欺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金的规模大多都集中在1~3亿元之间,最大的也就是5亿元左右。有基金经理表示:“今日显然是有资金流入到这些基金中,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来说,今天科创板个股的表现,甚至可能有2%~4%的收益增厚,这对于一只基金来说,是非常可观的。”